跟鹿當了四年的網友,在 @stay018@deerp34 都四歲左右的時候,終於見面了,由一串網路的代號,轉換成真實的人,坐在對面看著自己。

我記得眼前的人有個溫柔的眼神,些微泛白的髮,還有略帶滄桑的思想
對著我說:「這餐我請吧。」

自此之後,我們的實體世界多了更多交集。

看似抽離,卻奮不顧身地愛著這個世界啊

在這個 @deerp34 即將七歲的時候,鹿回憶起當時創立的心情,在企管系大二的當下,決定創立一點什麼。
可能只是想要創造一個地方,讓自己在自己想去的方向,佔有一席之地;又或者就像他的每一次創作一樣,嘗試為自己的情緒找到一個安放的地方。

「或許是在自己的花園裡,挖一個洞,把需安放的情緒埋下去,等待它們開花。」

而在那個地方,也能讓有同樣的情緒的人休憩、安全的休息。

「偶爾飛行,適時降落」

「當時創作這篇文的起因是:高中老師邀請我創作一篇文送給學弟妹。
當時不想做長篇大論,只想寫篇短文。

我覺得高中即將畢業,或是整個高中的階段,可能做很多事情,都不停地往前衝

也可能在跟人相處的時候,無法相互理解
但如同我那段話所說:我希望那個年紀的孩子只要盡力地去瞭解、適當地去做交涉
就算真有無法理解的狀況發生,也沒關係。
偶爾還是要休息,讓彼此能有個緩衝,對雙方都好。

對那時寫下這段話的我也是。

可能我對未來有很多不一樣的想像,但當時的我只會往前衝
當能量耗盡的時候,就會對這個世界有種無力感。
所以我覺得那個當下或許也在對自己說話:告訴自己,要記得飛,但也要找地方休息。

接著,鹿提到當時寫完這短文後,有把這段文字手寫貼在書桌前,藉此提醒自己:「僅管在非常焦慮的狀態下,都還是要記得休息。」

那天採訪鹿的時候,其實是處於一個很累的狀態。 網站剛上架,有很多事要處理,而對自己完美主義爆發的我,並沒有給自己休息的時間

但卻在鹿說明了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與意念後,終於落下淚來。

我想,鹿不只創造了給自己的情緒花園,也創造了讓有相同感覺的人感到安全的空間
所有緊繃的情緒都在一瞬間安緩了,靈魂的眼淚也才落得下來。 這就是鹿的魔力吧。

收到更多我的文字

日常瑣碎與更隱晦的心情分享,當然,還有一些最新消息。

訂閱服務確認

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,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

訂閱失敗

暫時無法接受訂閱,請稍候重新嘗試

創造空間

創立「彼岸的鹿」 instagram也是一個極大勇氣的展現,當時的他,就只是單純的想創立一個地方,安放自己過多的情緒。
「出社會後的我,好像漸漸沒有了這種勇氣。」鹿靦腆地笑著。

「記得剛開始是以手寫字出發,試圖用別人的文字,嘗試以他人文字作為載體
來抒發自己不敢說出的情緒,我覺得那算是一個初入門。
無論是面對自己,或是嘗試經營一個社群的一種方式。」

一直到兩年後,鹿開始創作自己的作品。

2017年末開始,我瘋狂創作自己的作品、文字
可能對我來說,手寫他人的作品已不足以完整傳遞自己內心想表達的東西。

「寫作的過程,我會先嘗試跟自己對話,了解自己是什麼處境。 然後我會開始去想像:這個世界有沒有一個地方跟我很像? 就算沒有,我也會嘗試去描繪出來,然後去寫,創造出一個世界,裡面只有我。」

「每一次的寫作,每一次的主題開啟,都是創造新空間的開始,對我來說,每一篇貼文都是一個不同的空間,創造的空間大小就如百寶袋一樣,透過Instagram這個載體,容納所有需要它的人。」

命名

  • 彼岸的鹿 v.s. 近海的鯨

談起這兩個名字,鹿的眼神泛起波瀾。
兩個名字看起來或許有些對稱,有點對偶的感覺。

「一開始取名彼岸的鹿,或許只是想表達某種『很遙遠的地方/ 難以到達的所在』
可能對當時的我來說,要創造一個屬於自己收納情緒的空間,是一件很遙遠的事吧。」

「而鹿,單純是因為我很喜歡鹿,而且鹿很有靈性,就拼湊在一起了。」

這樣的整體期許也許就是:「希望有一天我能抵達我想要的地方,雖然很遙遠。」

 
 
 
 
 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春分之二(@airport_sea)分享的貼文

「近海的鯨」其實跟「彼岸的鹿」完全相反。 如果彼岸的鹿是一個遙遠、我必須很努力才能到達的地方,近海的鯨就是更加收攝、回歸「自己」的一個帳號。

「近海的鯨對我來說,很像一個靜止的所在,因為不管我有沒有發文,粉絲人數都沒有變動過,很像一面靜止的鏡子。 放置了我把它實體化印出來的詩。」

而那些詩,是經過挑選的,並不因為是NPC系列就都放在那裡,而是某種與自己對話的狀態、希望把自己重新調較成那個樣子。
鹿認為回歸「初心」是更難的一件事,所以需要更多的「設定」,才挑選這些詩放在那邊。

(「近海的鯨」( @airport_sea)目前因作者個人規劃,暫取名「春分之二」)

  • 鹿春分的由來
 
 
 
 
 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彼岸的鹿(鹿春分)(@deerp34)分享的貼文

除了「彼岸的鹿」之外,鹿的自稱有時還有「鹿春分」或是「皇上」等等(可能比較早期的讀者有看過),想必讀者應該好奇過這些自稱是來自哪裡,而季節之中,為何選擇了春分,而不是秋分。

「之於我,秋分會讓我感覺像是一個季節的過渡,而春分,不知為何有一個明確劃清季節的感覺,所以我選擇了鹿春分,作為自稱之一。」

「叫自己『皇上』是覺得這樣自稱很有趣,從早期創 Instagram 時到現在都有這種想法:
不希望大家是一窩蜂的迷戀上『某部分』的自己,就如同我主頁上的 『先服用』 精選動態一樣。
我覺得我們,或者所有人,在社群媒體上都只是表露出某部分的自己而已
我不希望他們只看見這某部分的自己就說愛我了,我對那樣的狀態是有恐懼的。

因此,自稱皇上或許是對於這樣的恐懼之下

讓自己以偏荒誕的自稱,作為壓制恐懼的另一個平衡。」

NPC(Non-Player Character)系列詩的意義

出發點來自喜歡玩遊戲,而NPC是遊戲裡非玩家控制的角色,藉由寫好的程式與玩家互動,大多會呈現重複性的預設行為。

這樣的行為,令鹿深深著迷。

「可能我會給自己很多設定,設定自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
大家在生活裡可能也會對自己有不一樣的設定、順序
比如說一定要先洗澡才能上床之類的

當人們失去這個設定或跳過這個設定時,就會顯得不知所措
我個人覺得這樣滿有趣的,要先做一件事才能進到下一個部分
很像在玩遊戲時,NPC呈現的樣子。」

放在近海的鯨的諸多期許與設定,是離二十幾歲七八年之遙的鹿,想要用自己喜歡的樣子對自己說話,才產生的。

「而NPC這樣被預設好的樣子,就如同我想要修改自己需要的設定們,既然在現實生活裡目前做不到,那就幻化成詩吧。」

開始寫NPC的起端

「因為想寫更有空間與想像在內的詩,所以開始寫這個系列。」鹿緩緩說著

一直不停創作的日子裡,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好,但直到某一天,終於抓到一個自己能順利呈現,又能表達所思所想的訣竅

因為NPC的靈感多半來自遊戲,像 @airpor_tsea 的其中一篇,便是以《動物森友會》為出發點,講述遊戲裡必須去別人的島嶼,砍下自家沒有的果樹回去栽種才能擁有,同時也透過跟裡面「幽靈」的角色互動,發現他其實也沒那麼可怕,反而會送自己禮物。

詢問鹿會不會害怕讀者不懂NPC的這些初始設定?

「還是會的,不過我更在乎這些蛛絲馬跡能否被辨識出來,一直相信有人能發現這些,就不那麼擔心了。」

做這些延伸的時候,鹿像個無畏的孩子,拋開所有對自己的自卑與不信任,幻化成詩的過程,是最勇敢的。

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

「所謂文字與生活的關聯,最常發生在我看某部劇、或是作品時」鹿說。

 
 
 
 
 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彼岸的鹿(鹿春分)(@deerp34)分享的貼文

「看《Vivy -Fluorite Eye's Song-》這部動畫時,就覺得人跟機器滿像的。
我們都需要保持某些距離,在遇到某些事情時,有距離換取出的時間能做修正。」

「另一個感觸是:或許生活中的人做出的事是我們看不順眼的
但或許對那個人來說,何嘗不是一種修正的過程。」

聽鹿說著說著,我想,透過觀影及看各式各樣的作品,將自己攤在投影片射出的光之下,或許映照出的是自己從沒看過的角度與想法,對世界也能更有寬容的眼神吧。

先服用與愛的關聯

(取自彼岸的鹿 instagram)
(取自彼岸的鹿 instagram)

「身為自媒體創作者,過了這麼多年,這麼多讀者來來去去
或許我只是希望能有一個更良好的互動,才去寫這篇『先服用』給大家閱讀。

因為讀者們肯定是看見了某篇文章、某些限動,覺得喜歡,才來追蹤。

但必須暸解的是:那都只是一部分的我而已。
正如每篇發出來的文字,或許我已經從那個情緒裡出來往前走了
或許讀者可以自行帶入,但不能要求我如每篇文章所是。

也可以多看幾面不一樣的我,不需要一下就說喜歡我。」

「就跟愛很像。」好似看見了鹿的眼裡發出了一抹憂傷,但一下即閃過
「我覺得這張照片很有趣,那是一隻貓咪,但他的影子很像蝸牛。」鹿接著說

或許我跟鹿很像吧,連掩飾憂傷的方式都如此拙劣。

創作的連結來自互相理解

鹿的高中念的是資訊,大學讀了企管,對於提筆開始在IG 創作,有一些想法。

「在IG上創作,比起臉書這個平台,更適合以圖片作為媒介,讓讀者藉由圖片給人的感受,滑進我創造出的空間,感受到被理解。 而我又何嘗不是呢?當大家按讚轉發時,也深深感受到被理解了。 這樣的回饋對我來說,比起按讚數有多少,還令人在意與興奮。」

「當自己慢慢有了些知名度及愛心數後,我反而更著重思考:『大家看完這些文章應該不只有按愛心這個回饋,更希望有留言或是訊息告訴我他們的各種想法。』」

去年有機會跟樂團 Control T 合作的過程,對鹿來說也是一個非常棒的機會,樂團給予創作者很大的空間,就趁這個空間的空隙,試圖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聽見、感受到的,而樂團也會以他們的方式回饋一些什麼。

「我們都沒有給彼此太大的限制,去完成共同的某件事、互相欣賞的過程,講一些對彼此作品的交流、想法、概念,我喜歡的就是這種連結與回饋感。」鹿說著

視自身創作為寶物

認識鹿這麼多年以來,他一直從事的是跟文字不相干的工作,舉凡從咖啡廳到旅店管理都有。

「創作的文字對我來說比較像是寶物一樣的東西,大多數合作的案子都是我有興趣的對象,因此,比較沒打算將文字們成套包售給一個公司,每天產出商業需要的內容。

我不希望上班的時候我是一個文字工作者,下班後還要變回自己,那對我來說有點太累了,因此工作的選擇上就是選擇其他類型的,也能在生活的過程裡找到創作靈感。」

給自己一個失敗的機會

「從開始寫作的這幾年,彼岸的鹿已經七歲了,關於自己與世界,或許有越來越多允許,給世界再一次機會,也是給自己一個機會。
也更加允許自己不完美與犯錯,這幾年或許最大的變化就是:『不再追求完美,那並不存在。』
而生活上也更加有勇氣去出發闖蕩、接收新的事物,更專注在每個當下,若是當下還不能解決的事就先擱著,不要拿來煩自己,大概是這樣的改變吧。」

溫柔的辛苦之處

跟鹿都算是經常被形容溫柔的人,但作為一個溫柔的人,其實內在都包裹著傷,或許就是不想讓別人受相同的傷,所以我們保持敏感,關照一切,但有時也不啻是種內耗。

「還是會覺得自己感知太多情緒,對他人的小反應很敏感,有時還是會怕自己顯得雞婆,但這麼多年過去了,已不再單方面視此為困擾,有時能夠適時看見某些人的需要,反而會被稱讚溫柔。
我覺得之所以會被說溫柔,是因為有能力去了解別人的狀態,可以試著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別人,是一件滿好的事。

就像如果某天掉進一個狀態裡,我也還是會希望有人可以站在我的立場去思考。

所以被稱溫柔我滿開心的,代表我是一個能在乎別人感受的人,至少我喜歡自己是這個樣子與狀態,畢竟想要去瞭解別人在想什麼,願意試圖去理解別人,才會有溫柔的舉動呀~」

停下來是沒關係的

訪問鹿之前,就知道林季鋼是他很喜歡的作者,除了書之外,一直到現在都還會去看作者本人停耕已久的部落格。

「我覺得他很多東西的形容都非常精準到位,所以對我來說他是一位非常難取代的詩人。」
「例如他會用除濕機形容自己眼淚很多,而除濕機要滿桶也需要時間的累積。」

「我覺得詩對自己來說,是一種暗示或某種提醒,而他的詩對我來說都提醒得很恰當,就像一個藏寶圖,讓我在使用的過程裡,一點一點感受除濕機與眼淚的關係,也讓我赫然感受到:詩能把難以言喻的事情,比喻得恰到好處。」

「林季鋼的詩有時會讓人感覺是停滯下來的狀態。
我二十歲有一陣子瘋狂閱讀他的詩
他的詩中讓我感受到的停滯感,讓自己靜了下來,感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。
也同時在那個感覺自我停滯的時期,創作了非常多我自己很喜歡的作品。」

我覺得林季鋼給我的安心感是這樣的:

感覺他已經停滯很久了,但他沒有要掙扎,就只是用這走過的過程所留下的痕跡告訴讀者:「停下來也是沒關係的。」

林季鋼的部落格

多去嘗試吧!

相信許多剛起步的創作者心裡可能多少會飄過「如何找到自己風格」的焦慮,我跟鹿都非常認同一件事:先去做吧。

當你多寫多試、多了解自己,而這樣把作品發在社群的同時,也更能了解別人在想什麼,也能透過轉發數、按讚數感覺到自己擅長寫的與大家喜歡的交集之處。

平衡

關於生活與創作的平衡,我想,這是所有創作者的共同難題之一。

做訪問的時候,除了聽取對方的想法,同時也在跟自己對話。 就像把自己難解的問題丟給對方,收穫一些不同的感受,或是對方已經歷那段跟自己一樣的時光,走過來的那種樣貌,讓自己也模擬走一遍。

因此,把自己最近的焦慮偷偷丟給鹿,問起:若是少創作了、少發文了,是不是就跟自己的對話少了?

「我倒是覺得滿好的,因為不常發文可能就代表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要忙
或許是經濟有更好的樣貌,或者生活更為踏實。

曾經,我也會非常焦慮,總覺得自己已經好不容易有個地方讓我發表一些什麼
就想緊攢著,但後來慢慢放開手,感受真實生活給自己的樣態
或許某天就能繼續與自己對話了。」

出書之於自己

鹿總共出過三本書,一本是出版社出的。

「出書之於我來說,更像是一個修煉期,像是一段旅程,過程裡我非常努力地去暸解自己、想讓自己的文字變得更好。從那刻開始,感覺更了解自己喜歡寫什麼,以及該如何去寫。」
「而不管是自己出的還是出版社出的,都包含著自己與現實碰撞後的妥協,難免為了這本書有些碰撞,我覺得是很美的一個過程。」

「而過了這些年,回過頭難免會覺得自己把二十歲不太成熟的想法都放進去
但對我來說無論是何時的傷心都是真的、情緒也都是真實的
我並不會去否定自己過去做了什麼或是如何。

翻閱自己出過的書,反而會發現自己其實也是很用力地愛過一些人
而與這個世界產生情緒與連結。
也同時是一種證明,證明自己曾那麼努力想做到某件事,卻還是用傷心來收尾。」

 
 
 
 
 
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彼岸的鹿(鹿春分)(@deerp34)分享的貼文

感恩一切

在這個彼岸的鹿七歲的一年,身為一路看著他,他也看著我的有趣關係,感受最多的是漸漸平穩的—-不管是生活或是情緒,曾經最困擾我們的反而被轉化成自己的一片天地,誰說情緒是不好的呢?或許脆弱之處就能開出最美的花。

「一路走到現在,最多的感受是感謝,有時就會特別感恩自己仍有辦法好好吃、好好睡覺、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。

身為一個跟家裡關係不是特別好的人,這一路以來特別感謝的就是一直在身邊的友人吧,感謝他們一直是我的生活、情感支柱,讓我可以感受到身邊是有人存在的,而不是像以前一樣一直以為自己孤單而錯怪自己、錯怪別人。」

「放寬心,不再去比較,做到自己能夠做到的,這就是我們目前能做到最好的事了。」

本文照片由彼岸的鹿提供
彼岸的鹿IGFB

小額贊助

Poupular Posts

Sorry. No data so far.